“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守望·特别策划)

发布时间:2024-11-01 19:25:03 来源: sp20241101

  何纳。

  卢亚辉。

  蔡经纬。

  王思渝。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2013年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勉励当代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10年来,同学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深扎考古一线,投身科技文物保护,致力文化传播与传承,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

  ——编  者  

 

  扎根田野——

  “用每一铲的发掘丰富着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河南洛阳正平坊遗址考古现场,一片隋唐时期的重要街区被确认发现,这让参与挖掘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卢亚辉兴奋不已……

  “过去,这里有很多高大宏伟的建筑,太平公主宅遗址就在这里。”卢亚辉俯身指向一块刻有花卉纹理的砖块说道,“这块莲花砖就是典型的唐朝纹样。”

  洛阳的夏天气温很高,长期在烈日下挖掘,卢亚辉的皮肤已被晒得黝黑发红。抚摸着暴晒下的砖石,他曾笑着说:“或许这就是历史的温度吧。”

  在正平坊遗址的田野考古项目中,卢亚辉是执行领队之一。从前期勘探准备、制定作业方案到实地开展发掘、文物检测分析和保护,再到后续科研,他每天都十分忙碌。隋唐洛阳城正平坊是目前唯一一个考古发掘与揭露相对完成的隋唐时期里坊,总面积达26万多平方米,坊内有重要的礼制建筑孔庙和国子监,还有安国观(原为太平公主宅),其社会、历史、学术、文化价值都是极高的。

  团队在正平坊东、西、南、北四面坊墙和南北坊门布设探沟,基本确认了正平坊的总体轮廓。后又清理了国子监与孔庙遗址,目前南半部分平面已清理完成。紧接着,又清理了正平坊西半部安国观遗迹,目前中路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基本清晰。

  随着负责发掘面积的增加,卢亚辉的任务越来越重。由原来负责的每年发掘300—500平方米,到现在负责每年近2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要处理的头绪、遗迹现象呈几何级增长。“在外人看来,田野工作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挖土,但在我们发掘团队看来,每次发掘都有新的遗迹出现,都在印证或修改已有的认识。我们在用每一铲的发掘丰富着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卢亚辉说。

  回顾这些年,卢亚辉也曾彷徨。“每当遇到难题,我总会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的回信。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如今考古从‘冷门’学科不断发展壮大,让我们考古工作者信心倍增。”卢亚辉说。

  科技文保——

  “运用科学技术,改善文物保存条件、延长文物的寿命”

  X光成像技术、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电子显微技术、CFD(计算流体力学)技术……这些对常人来说略显新奇的专业名词,却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人员何纳的工作日常。

  电脑屏幕上,一个个虚拟展柜呈现在眼前,代表温度变化和空气流动状况的彩色光谱不断变换,记录着与文物及储藏环境相关的各项数据。何纳解释道:“借助计算机数字仿真技术,分析预测文物保存的环境状况,并进一步优化调控措施。”

  “我从小就爱逛博物馆,对文物怀有浓厚的兴趣。虽然读理科,但在填报志愿时,还是选择了考古文博学院的文物保护专业。”何纳说。

  在学校,何纳广泛学习各种知识:从竹木、纸张等有机质地文物,到青铜、陶瓷等无机质地文物;从考古发掘后的清理、拼接、修复,到馆藏储存中的监测、调控,等等。在了解文物保护的各个方面知识后,何纳确定了科技文保方向。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这项事业,她十分坚定,“我希望借助学科交叉的背景,运用科学技术,改善文物保存条件、延长文物的寿命。”

  毕业后,何纳来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工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文物保护一线。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多、数量大、时间跨度广,是文物保护的主战场。在接触大量文物的基础上,何纳将先进技术创新性地应用在馆藏文物的保护中……

  “我目前的研究重点在文物预防性保护上,也就是对文物展柜、展厅、库房等进行监测和调控,尽可能为文物提供一个‘稳定、洁净、适宜’的保存环境。”何纳说。

  当下,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正向着科技保护的方向发展,需要研究、值得研究的课题很多,也需要更多专业人才投身其中。

  “这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当你真正深入其中,会很有成就感。”谈起未来的打算,何纳表示,将继续在科技文保领域深耕,努力成长为一名计算机辅助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为实现文物的长久保存、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提供助力。

   策划展览——

  “以展览为桥梁,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站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的展柜前,作为策展人之一的蔡经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展品数量最多、文物等级最高的西南地区青铜文明专题展,涉及考古遗址近百处。”

  一场精彩的青铜艺术盛宴如何呈现在观众眼前?策展在其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蔡经纬打了个比方:“如果将一场展览比作一台好戏,那么策展就承担着导演和编剧的角色。”

  从选择主题、阅读资料,开始编写“剧本”,到选择最适合的文物做“演员”,再到筹划展厅、布局、灯光、造景等“舞台”布置……每件文物展出时的视觉效果、场景解说,都是策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既需要打开视野、搭建展览的叙述框架,也需要细致谨慎、保证文物的绝对安全。”蔡经纬说,“比如,在‘吉金万里’展览中,每到一处借展地点,都要仔细检查文物状况;在装箱运输时,有时需要根据文物的尺寸、形状,切割出合适的凹槽,确保文物能严丝合缝地卡在运输箱里。”

  之所以选择策展工作,源于蔡经纬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一段实习经历。“在跟着老师一起策划布展的过程中,我对考古、对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她感慨道,“在策展中,为什么要表达、想要表达什么、怎样去表达,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不断追问的命题。”

  将考古发掘、保护研究的成果展示到公众面前,让更多人了解国家宝藏的魅力,向更多人讲述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离不开每名策展人的努力。蔡经纬说:“目前,策展行业还有不少可以努力的空间,除了宏观叙事的展览外,从小切口出发,由小见大、由浅入深,丰富互动形式、增强观众参与,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陈绝不仅仅是文物的展示,更要让观众获得美的熏陶,走进文物背后的世界。蔡经纬希望,“通过挖掘更全面的历史,让观众与过去建立连接,以展览为桥梁,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公众考古——

  “走出书斋,走进大众,才能推动考古学成果真正落地”

  前不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师、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主任王思渝来到浙江省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与了一场面向中小学生的考古研学新课程。

  “同学们,从下往上盘泥条,把内外抹平就成型了。”在王思渝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指导下,孩子们一边了解“泥条盘筑法”,一边动手实践,制作出一件件童趣质朴的粗陶器。

  此外,王思渝研究团队还带领孩子们走进“八亩墩”古墓葬遗址,学习使用考古手铲、手刷等各种考古勘探、发掘、绘图工具;引导孩子们复原主墓的墓道、墓室,观察、辨认夯土剖面,亲手体验夯土制作……

  “这样的实践活动很有意义,我希望考古学的科普不仅是对考古学成果的普及,也能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考古学家的工作日常,理解考古所需要的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王思渝说。

  探寻包括考古遗址、出土文物在内的文化遗产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和公众参与,一直是王思渝的研究方向之一。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进行社区调查。“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保护、管理和展示文化遗产,不仅与科学相关,也要充分考虑与这些遗产相关联的社区意见,从而在保护的过程中有效协调各方利益。”王思渝介绍。

  有一次,王思渝去一处藏族传统村落做调查,希望了解当地村民对历史建筑的认知,以及他们日常是如何与这些历史建筑互动的。他说:“从不被理解、不受待见,到老乡主动邀请我吃晚饭、聊家常。那种被信任的感觉,让我觉得十分温暖,也更认可自己的工作价值。”

  “考古学并不只是象牙塔里的学问。走出书斋,走进大众,才能推动考古学成果真正落地。”秉持着这样的理念,王思渝坚持行走于高校与社会之间:尽可能收集材料,为学术科研提供资源,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向大众传播考古知识,提升公民考古素养,构建历史认同……

  此外,作为一名教师,王思渝总是引导学生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作贡献。他说:“我常常鼓励学生多去基层走一走、看一看,希望他们更直观地了解考古和文化遗产相关工作的实际情况。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也对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有了更大的勇气和决心。”

  “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铭记总书记的嘱托,王思渝和同学们将不忘初心、不断前行……

  (厉烨参与采写)  

 

  记者手记

  扎根在磨砺青春的第一线

  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考古一线、挑起考古工作的大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与担当。

  在采访中,我感到年轻的考古人身上有着一种令人钦佩的特质,那就是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初心。“这里的每个角落都是我们拿着小铲子一点点挖出来的”“修复文物时要特别精细,有时候一毫米的差距就会让残块无法填充”……择一事、终一生,相信通过他们“手铲释天书”的接力传承、“甘坐冷板凳”的悉心呵护,中华文明的瑰宝一定能够更好地呈现于世并传于后人。

  在从事考古的过程中,年轻人学到了知识,收获了成长。从与农民同吃同住、调研当地土质状况,到建模、拍照、绘图、写报告,再到下工地、租车、找快递……考古,可谓磨砺青春的第一线。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年轻的考古人在实际工作中,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当代中国青年有着极强的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担当。当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广大青年就能在实现出彩人生的同时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期待更多年轻人在考古一线成长成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1日 06 版)

(责编:卫嘉、白宇)

Fatal error: Call to undefined function request_var() in D:\eoffice\webroot\general\login\index.php on line 39